为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,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、坚定理想信念,10月30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欣老师带领2022级地理普本1班和地理定向班的同学们来到教育部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——溧水区红色李巷,重走革命之路,传承红色基因,探寻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“密码”。
同学们怀揣对历史的敬意,踏入了“苏南小延安”李巷村。这里,曾是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和第二支队四团团部的驻扎地,更是塘马战斗后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领导机关的驻地。在这里,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苏南人民书写了抗日斗争的壮丽篇章。
随着讲解员和老师的解说,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、钟国楚旧居、江渭清旧居、梅章旧居、地下交通总站、陈毅旧居等。在参观过程中,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,驻足聆听,或交流感悟,一件件珍贵文物、一张张历史照片、一个个感人故事,让大家走进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,大家被革命先辈艰苦奋斗、励志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染。
同时,李巷村的村美人和也让同学们印象深刻。白墙黛瓦、绿水青山,当年那个偏僻的穷村,已蝶变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。这里不仅是抗战时期的历史见证,更是传统与现代农业交相辉映的一片肥沃之地。李巷将红色文化与现代农业紧密结合,构建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田园乡村。
本次实践教学使同学们接受了一次庄严的精神洗礼和思政教育。大家纷纷表示,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。今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,要时刻以革命先辈为榜样,敢于担当,砥砺奋进,用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。
近年来,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探索“大思政课”建设,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,坚持把“思政小课堂”和“社会大课堂”结合起来,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探索创新教学方法,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。
文/龚吉尔、图/王春晖
审核/刘欣